戴口罩已經一年多了,除了與孩子相處時增加了一重隔膜外,艾篙團隊的老師們也反映有些孩子發展的里程碑也暫時沒辦法在課堂上留意了,有賴家長們協助觀察並反饋情況讓老師們知道!孩子有嘴巴常打開、哨牙、流口水的情況嗎?可能是在口罩之下孩子多了用口呼吸的初見現象,以下列出三個你不可不知的弊處。
 
發育影響
關於口呼吸研究莫過曾見於1980年代,由美國著名的矯正醫師埃吉爾哈佛(Egil Harvold)對於恆河猴所做的實驗,他將一群2至6歲,還在發育中的小猴子的鼻子塞住,讓他們只能透過嘴巴呼吸,觀察咬合和臉型的變化,發現嘴巴打開、臉型變長、上顎牙弓變窄、下巴後縮、咬合不整。為擴張呼吸道,孩子或會不自覺地把頭向前傾,長期習慣形成駝背,這對孩子的外貌、身體姿勢也起著不能忽視的影響。
 
呼吸道及抵抗力
另外長期用口呼吸會導致長期喉嚨乾和痛的問題。此外,用鼻呼吸,鼻腔中的鼻毛有助過濾空氣中雜質和細菌,但用口呼吸則會令空氣中的細菌直接進入身體,長期會削弱身體的抵抗力,引起各種毛病如口乾症、蛀牙、流感、腸胃病等等!
 
專注力
若小孩睡眠時使用嘴巴呼吸時,舌頭沒貼合上顎便會擋住呼吸道發出鼾聲,如果嚴重會導致睡眠呼吸中止而扎醒。當孩子睡眠品質不佳,可能會造成敏感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甚至進而有生長遲緩、學習成績不佳等狀況。
 
成因
齒顎矯正科醫生說明,後天形成口呼吸的原因有:多用奶樽餵養、長期吃過軟食物,或有鼻過敏,都有可能導致孩子使用嘴巴呼吸。
 
如果發現孩子也有這樣的情況,請家長馬上WHATSAPP我們,團隊老師將在將來的課堂回顧中與家長跟進孩子的情況。
 

在家跟進小活動:

一、適齡戒掉用奶樽、奶咀習慣、加固訓練
二、有鼻過敏的孩子先處理鼻過敏的問題,譬如在睡前洗鼻子,幫助鼻子暢通
三、安排口腔肌肉訓練,猶是合口發音,如「波」;練習講話時能正確閉合嘴巴
口含紫菜遊戲(2歲或以上):著孩子抿著紫菜,待至媽媽唱完兒歌後才以舌頭協助送入嘴巴
水底對話(4歲或以上):媽媽與孩子分別含一口暖水並進行對話而水不能流出,當中可讓對方猜猜要取得什麼
*合口進行活動,使孩子在期間學習以鼻取代嘴巴呼吸
 
 
People photo created by drobotdean - www.freepik.com

來一個擁抱!觸感能按撫情緒!

從嬰兒出生時經過母親產道,出生後的擁抱,觸感正是孩子出世後第一種幫助他們認識事物的感覺。嬰兒呱呱落地,看不清、聽不到的時候,使他們最有安全感的就是親人的擁抱。家長們相信定會有最深切的感受,當幼年的孩子哭鬧時,一個擁抱便可以讓他們冷靜下來;又例如當孩子感到高興時,都喜歡親吻或被親吻,此等行為能安撫孩子的情緒。然而當感覺系統出現問題時,有可能會讓這些外界刺激變成攻擊性武器,更會引發幼兒負面情緒的導火線。曾遇見一位孩子對衣服質料及剪裁相當敏感,對於毛衣或布質粗糙的衣料非常抗拒,是由於他的觸感過度敏感,因此穿起恤衫便會混身不自在,亦甚影響於上學時的表現,導致無法專心上課、情緒焦躁等問題。
根據佛洛伊德的理論,零至一歲為孩子的口腔期 孩子主要以吸啜 舔 舐等方法探索環境週邊的事物, 口腔刺激亦為孩子建立安全感 以使他們情緒穩定。 因此亦能解釋為何現有的孩子總喜歡吸啜奶樽或奶咀作安撫。 除口腔刺激以外,家長可以以下活動跟他們作觸感刺激:

按摩刺激:以慢速、從軀幹往四肢方向按壓,給予皮膚(尤其關節位置)壓力的刺激

  • 用毛巾或被子包裹嬰兒全身作按摩
  • 讓嬰兒趴在健體球上給予緩慢的搖晃,如左右或上下動。
  • 常常撫摸、擁抱孩子,會讓孩子有安全感並培養親子的依附關係
  • 提供不同質感的物料,讓孩子以手及腳自由探索,如:沙、水、米

相關產品
【感覺統合在家玩 Weplay健體跳跳球組合】訂購價 $199
【 天然小麥泥膠(15色) 】訂購價 $100
【 泥膠及手指畫顏料 】訂購價 $80
【 踩踏石(一對)】訂購價 $250

 

「溫柔」是教養孩子道路上最需要學習及堅持的。

有一位家長早前告知餵食藥水的難處,與她分享過後,她短訊給我:「謝謝妳先,聽完你講,我最終無用針筒,因佢真係好抗拒,我慢慢溫柔咁話佢知點解要食,又好似同佢玩遊戲咁,最後佢順利地可以用匙羮食到。」

與孩子相處的方法及技巧當然重要,但重點卻是那份「溫柔」 。

加拉太書 5:22 ﹣ 23 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 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

孩子頑皮、不合作,當然是激心。但當我們想發脾氣的時候,我們可反問自己以下的問題:

(1) 我的負面情緒是來自於孩子未能掌握適當行為,或是來自孩子不聽話,自覺不被尊重呢?

(2)我現在的行為能緩和孩子的情緒或是把大家的情緒推至更高漲呢?

(3)我是希望孩子能掌握適當的行為,或是想把孩子壓在自己的操控之下呢?

(4)我希望孩子能掌控情緒,我現在的行為能身教嗎?

(5)若果今天我對孩子的語氣、行為及態度,他朝孩子以一樣的方法回應我的話,我的感受會如何呢?

年幼的孩子,常常受到邊緣系統 (又稱「情緒腦」)的牽引, 因為大腦最上層則是皮質區(又稱為「理智腦」)未成熟。隨著孩子一年年長大,孩子成長的經歷、行為與修正,上層腦慢慢成熟,大腦前額葉甚至要到25歲才能夠完全成熟。若果明白這一點大腦的奧秘,我們會否更明白孩子需要,更不輕易動怒,結出「溫柔」的果子呢?

穩定情緒,前庭覺遊戲不可少

前庭覺為個體發展早期的最基礎的感覺系統,胎兒四個月大時已隨母親活動接收刺激,出生後持續發展。由於前庭系統連接情緒中樞,所以前庭刺激能影響情緒:緩慢的搖晃,能穩定情緒;劇烈的搖晃可使人情緒高漲。因此我們常讚嘆古人的智慧,能製作出嬰兒搖籃,能不時給予嬰兒緩慢有律的搖晃,平伏情緒。當孩子前庭覺出現失調,亦直接使得情緒區受影響,令孩子容易因輕微搖晃、動作而牽動情緒,或使其緊張,或使他長期處於興奮狀態。
因此若是早產嬰兒,醫護人員建議家長每天在家練習15分鐘前庭覺刺激活動。平日多作緩慢且節奏穩定的搖晃可使孩子情緒保持穩定,或從激動的情緒平復下來。

0-6歲的孩子 每天的前庭覺遊戲

  • 將嬰兒抱在懷裡或放在搖籃中輕輕搖晃。
  • 讓嬰兒趴在健體球上給予緩慢的搖晃,如左右或上下動。
  • 協助嬰兒做連續翻身的動作
  • 當幼兒可以獨自在健身球坐挺時,大人依固定節奏讓孩子上下彈動,即給予一些搖晃的刺激讓幼兒能維持平衡。

相關產品
【感覺統合在家玩 Weplay健體跳跳球組合】訂購價 $199
【 天然小麥泥膠(15色) 】訂購價 $100
【 泥膠及手指畫顏料 】訂購價 $80
【 踩踏石(一對)】訂購價 $250

 

大家有冇看「INSIDE OUT 玩轉腦朋友」呢?喜歡那一個情緒呢?

情緒真是天父給我們美妙的良伴。有恐懼,才會提起我們的警覺性。有不同的情緒,才讓自己更加了解自己。所以,我們從來不抑壓情緒,但我們要學習掌控並駕御我們的情緒。

情緒與理智互相協調制衡得宜,讓自己不被情緒操控,有得揀!

以下3步曲,與孩子作「延遲一刻」的訓練,慢慢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

  1. 說好
    在孩子要求什麼東西的時候,先說好。在口頭應允下,讓孩子感受被明白而有良好感受及情緒。
  2. 設立任務
    請孩子完成任務(例如:等候一刻,把玩具收拾等),才給孩子要求的東西。
  3. 具體讚賞
    具體地說出孩子完成什麼任務,才能得到什麼。這讓孩子理解並培養等候是適當的行為。

以上的訓練,就是讓孩子的理智系統慢慢成熟,能夠掌握制衡情緒系統。我們鼓勵家長每天與孩子恆常作「延遲一刻」的訓練,慢慢延長等候時間,培養我們自制說理的下一代。

感覺統合與情緒有關?

人的大腦是世上最快的處理器。
大腦就是人體的「處理器」,分分秒秒都在處理成千上萬的資料,包括從五官收集視覺、觸覺、嗅覺、聽覺、味覺;從皮膚收集的觸覺;肌肉關節接收的本體覺,及至內耳半規管接收的前庭覺。這個「處理器」需同時兼顧接收及發放訊息,使得人體可於面對刺激時作出不同及合適的反應,一個不斷蒐集、反應的過程稱作「感覺統合」, 就如電腦運作(輸入>處理>輸出)的過程無異。唯一不同的是我們的大腦需要學習、適應及調節。

當行雷時,雷聲一響把我們先嚇了一跳,之後我們「學習」到這種聲音是行雷是大雨來臨前的自然現象,得知來源使我們學懂「調節」自己的反應,因此當再聽到雷聲的時候便不會再發生同樣的情況。這就是「輸入>處理>輸出」的過程。 但若然從小到大,我們沒有聽過雷聲,大腦又如何學習處理及消化這種刺激呢?正因為沒有經驗,大腦未學習處理同類刺激時,當同時間面對多種刺激,便會使得人緊張萬分或情緒高漲的情況。

所以,在孩子大腦發展的過程中, 大腦正是在學習身體各部分接收信息後如何過濾及反應, 使我們身體情緒作出最恰到的反應 與世界互動及建立穩定情緒基礎,這亦是我們所強調感覺統合的重要

外在的刺激如何連繫情緒?

嗅、味、視、聽覺在學習基本能力上固然是重要,鏡像模仿、學習說話、探索環境、察覺危險等均需要各種感覺的配合,如以五官接收的訊息不清,以致未能依環境的變化作出敏捷的反應,同樣會削弱孩子的安全感,起著影響情緒的效果。但還有三種感覺系統更為重要,請留意其他文章!

相關產品
【感覺統合在家玩 Weplay健體跳跳球組合】訂購價 $199
【 天然小麥泥膠(15色) 】訂購價 $100
【 泥膠及手指畫顏料 】訂購價 $80
【 踩踏石(一對)】訂購價 $250

 

 

 

若果情況是這樣的話:﹣

  • 掟東西
    若果孩子正在玩傳球,你會否仍然嬲怒嗎?
  • 打人
    若果孩子正在被欺凌,甚至生命感到被脅迫,你會否仍然嬲怒嗎?
  • 坐唔定
    若果孩子正在球場運動,你會否仍然嬲怒嗎?

以上的幾個情況,是希望大家明白行為是中性的,跟本沒有好與壞。我們所提出的行為塑造是讓孩子掌握判斷在不同的情況下,當下想作的行為適當與否,而絕對不是盲從地倒截行為。

曾經有家長分享,她的孩子是比較活躍,上了K1之後,發現孩子沒有了蹦蹦跳跳。縱使家長帶了孩子到公園,告知他公園安全,著孩子可以到處跑跑跳跳。誰不知,孩子的回應是:「老師話不可以跳。」

這叫我驚訝並痛心的例子,實在很值得大家反思。

又轉回之前孩子令你動怒的情況, 一同感受以下回應的不同。共勉之!

 

唔准掟玩具!

VS

請你慢慢放玩具,掟玩具的聲音媽媽好驚。若果你想玩掟東西,可以掟波,掟入這個箱內。

 唔准打人! VS  

那不如我們試下這樣說:「我見到你好唔開心,你好想發洩。如果你想打的話,你可打這個毛公仔發洩,或者,可以試下用說話,說出來,讓媽媽幫你。」

 你同我坐好!唔准走來走去! VS  那不如我們試下這樣說:「我們現在吃飯,請你坐好吃完。一陣媽媽同你落地玩。」